正之源

知本正心·行当前事·同源共流·创百年所

社区医生以400元卖10万条患者个人信息 获刑1年

“内鬼”作案标准减半

获利5万三年起刑

违法所得5倍罚金

什么是公民个人信息?

《司法解释》明确,“公民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识别信息和活动情况信息,包括:

姓名

身份证件号码

通信通讯联系方式

住址

账号密码

财产状况

行踪轨迹等

如何认定“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1。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通过购买、收受、交换等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2。在履行职责、提供服务过程中收集公民个人信息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情节严重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情节严重: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50条以上的;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500条以上的;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前两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5000条以上的;

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等。

情节特别严重: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相关类别公民个人信息“500条以上”“5000条以上”“50000条以上”的;

违法所得5万元以上的;

造成被害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者被绑架等严重后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等。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魏丽娜)最高法、最高检昨日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和有关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定。

《解释》规定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即可入罪;造成被害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者被绑架等严重后果的,将被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鉴于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案件不少系内部人员作案,《解释》明确,“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认定“情节严重”的数量、数额标准减半计算。该司法解释将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另外,当前不少网络运营者因为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的需要,掌握着海量公民个人信息,这些信息一旦泄露将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和严重的后果。

《解释》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拒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致使用户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照刑法相关规定,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定罪处罚。

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案件不少系内部人员作案,诸多公民个人信息买卖案件也可以见到“内鬼”参与的“影子”。为切实加大对此类行为的惩治力度,《解释》明确,“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认定“情节严重”的数量、数额标准减半计算。

链接:

购个人信息用于推销 获利5万即入罪

<

正之源官方微信号